当足球与夏日激情碰撞,一场全民狂欢正在江苏大地沸腾。自 5 月开赛以来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 “苏超”)以场均超万人的观赛热潮、29.34 亿次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,成为现象级社会事件。这场 “草根赛事” 不仅点燃了球迷的热血,更以 “足球 + 文旅” 的创新模式,撬动了消费升级的杠杆 —— 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 305%,6 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超 14.63%,徐州烧烤、盱眙小龙虾等地域美食搜索量暴涨,酒店业迎来 “最火赛季”,南京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入住率连续三周超 95%。
“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”,已成为江苏文旅新图景。第五轮、第六轮比赛中,每轮超 18 万观众涌入现场,带动南京、徐州、南通等城市的景区、商圈、酒店客流井喷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各地通过 “第二现场” 的创造性开发,将观赛场景从球场延伸至城市街巷 —— 南京 66 个商场、街区的大屏直播吸引 25.4 万人次观赛,拉动商品销售额 3.4 亿元;南通 45 个 “第二现场” 带动旅游消费 4.81 亿元,文峰大世界等商贸场所销售额环比增长 9%。
这种 “赛场内热血沸腾,赛场外消费狂欢” 的联动效应,正在重塑城市经济生态。盐城将黄海湿地观鸟与赛事打包成 “生态 + 激情” 套餐,2 万份产品瞬间售罄;宿迁在三大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 “足球嘉年华”,客队球迷凭身份证可免费畅游洋河酒厂,感受千年酿酒技艺。球迷们白天游览汉文化景区、夜游西津渡古街,晚上在夜市举杯畅饮,形成 “白天观赛、夜晚逛吃” 的闭环消费链。
二、“票根经济” 与城市 “整活”:文旅融合的江苏范式
一张小小的球票,正在变成 “文旅通行证”。江苏 13 个地市文旅部门纷纷推出 “宠粉” 政策:泰州队主场期间,游客可享 “景区门票免费 + 早茶特惠 + 酒店八折” 福利;镇江向苏州球迷抛出 “周末景区全免单” 的橄榄枝,4926 名苏州游客涌入金山、茅山等景点。更巧妙的是,徐州汉文化景区推出 “王陵奇妙夜” 沉浸式体验,球迷凭票根可半价参与古墓探秘;常州中华恐龙园跻身暑期热门乐园前十,带动酒店预订量增长三成。
这种 “整活” 精神不仅体现在政策设计上,更渗透到城市肌理。扬州与镇江以 “早茶德比” 为梗,将特色饮食推向全国;连云港花果山景区的 “孙悟空啦啦队” 带火 “大圣故里” IP,游客可与西游角色互动;泰州文旅开发 “苏超” 主题折扇、帆布包等文创产品,非遗与赛事碰撞出别样火花。就连街边烧烤摊、咖啡店都推出 “看球套餐”,全民参与的消费场景让 “苏超” 热度持续发酵。
足球的热度正在转化为 “舌尖上的流量”。数据显示,赛事期间江苏烤串品类夜间堂食交易额跃居全国第一,南京、苏州跻身全国前十。徐州烧烤凭借 “烟火气” 成为网红,球迷赛后扎堆品尝地锅鸡;盱眙小龙虾借 “苏超 + 龙虾 + 演出” 夏夜活动,带动产业链销售额增长;常州创新推出 “9.9 元球票 + 萝卜干炒饭” 套餐,让地方特产销量翻倍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这种消费热潮已从餐饮延伸至制造业 —— 南通家纺企业推出足球主题床品专区,销售额显著增长;无锡水蜜桃 “买一送一” 优惠,让农产品借势出圈。
苏超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短期消费。赛事以 “一城一魂” 的视觉设计,将南京城墙、苏州园林、常州火龙等地域文化符号推向全国,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10 亿次。长江江豚形象的吉祥物 “豚宝” 衍生出 20 余款周边产品,成为江苏绿色发展的鲜活符号。更深远的是,这种 “体育 + 文旅” 模式正在重塑城市形象 —— 盐城通过 “观鸟 + 观赛” 套餐,让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走进大众视野;宿迁以 “酒都” 特色打造 “观赛 + 品酒” 场景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。
正如镇江文旅的 “双向奔赴” 实践所示,苏超已超越赛事本身,成为城市文化共鸣的纽带。当苏州球迷在西津渡品尝香醋,当徐州游客在洋河酒厂体验九游体育官网酿酒工艺,这场全民狂欢正在书写 “以球为媒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” 的新篇章。随着第七轮赛事的打响,江苏正以苏超为支点,撬动文旅消费的万亿蓝海,让 “体育 IP 赋能城市发展” 的江苏范式走向全国。